達觀RPA+AI打破信息孤島,助力政務機構實現“一網通辦”
“政務一網通”系統是關系政務服務工作實效和群眾辦事體驗的基礎性工作,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一個關鍵舉措,更是對“放管服”改革的一次提檔升級。在2018年,國務院就印發了《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,就深入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,全面推進政務服務“一網通辦”作出部署。當前,部分地方政務服務中心存在“綜合辦理窗口”系統和各委辦局審批系統數據接口并未打通,常常需要工作人員逐一登錄各審批系統進行信息錄入操作,工作量大且繁瑣,嚴重影響了群眾辦事效率,也增加了業務辦理出錯的風險。
1、審批局日常業務辦理常常會涉及多個系統和平臺,導致窗口工作人員在處理大部分事項時,時常需要跨平臺切換,且審批工作通常有著重復、大量、時效性要求強,準確性要求高的特點。隨著業務量的持續增多,傳統人工處理的時間與人力成本越來越高,也無法滿足工作要求;2、審批局各委辦系統之間未實現數據流通, 導致“信息孤島”的存在,且過多的網絡信息系統構成了一道道信息屏障和信息壁壘,導致審批手續繁瑣、效率低下,工作人員處理事項亦費時費力,群眾滿意度未得到有效提升;
3、如若對各委辦系統進行全面改造,則面臨改造周期長、投入巨大等痛點。
達觀RPA智能辦公機器人可通過模擬人在電腦上對鼠標鍵盤的操作,像人一樣進行自動化辦公,并且可以實現7*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,按照既定規則自動執行流程或者任務,將政務工作人員從重復煩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。同時,RPA智能辦公機器人能夠充當各系統、各平臺間的“擺渡車”,自動錄入相關信息,在不影響原有各委辦系統結構的同時,解決“信息孤島”問題,增強辦事效率,提高群眾滿意度。按照傳統的系統部署方式進行數據接口優化,通常需要單獨設計新的接口,一方面無法保證數據安全,另一方面會產生較高的時間和人力成本,嚴重阻礙了政務“一網通辦”的實現。而達觀RPA智能辦公機器人,則無需設計單獨接口,即可快速連接“綜窗系統”和各委辦局審批系統,實現政務數據自動化流轉錄入,有效促進政務“一網通辦”的建成,減少工作人員手動進行二次錄入,提高事項辦理效率和準確性。具體流程如下:
一、達觀RPA智能辦公機器人自動獲取“綜窗”系統中的事項數據,包括審批申請的字段和對應附件內容,并根據行政事項審批規則,自動登錄該事項對應委辦局審批系統,將政務數據自動分發并錄入到相關委辦局審批系統中,由委辦局相關工作人員即時處理;
二、在業務人員完成政務事項審批之后,RPA機器人自動獲取審批結果或處理意見,并將該審批結果自動填入至政務中心“綜窗”系統中,實現審批結果的及時獲取和反饋。

政務審批事項一網通辦流程示意圖

RPA智能辦公機器人政務數據錄入流程示意圖
相較于傳統的數據接口開發,部署RPA智能辦公機器人具有以下優勢:
1、開發便捷,時間周期更短
RPA機器人采用模塊化的流程設計思路,內置可視化的流程設計組件,可通過“拖拉拽”的形式快速完成流程設計,開發周期相對傳統的接口改造大幅縮短;
2、不涉及系統改造
RPA機器人采用外掛式的形式進行部署,不會對現有系統的運行造成任何影響;
3、開發成本低廉
傳統的接口打通、系統改造任務通常代價高昂,且容易出現系統開發問題。RPA機器人由于不涉及系統改造,所以在成本投入方面會遠遠低于傳統方式。

隨著政務服務中心日常工作的不斷增加,業務需求體量的不斷增長,基層工作人員面臨著巨大的挑戰。RPA智能辦公機器人的應用,將極大緩解政務窗口人員的工作壓力,將基層工作人員從繁瑣重復的流程操作中解放出來,大幅提高政務辦事效率和準確性的同時,也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、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。